日前,中国电影科创峰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电影科技论坛在重庆永川举办。在“影视科技与人才发展”专题论坛上,业内人士就智能时代如何加强影视科技人才培养进行了探讨。
把握趋势,解决“卡脖子”难题
【资料图】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电影产业从制作端到放映端都在加速云化和智能化升级,越来越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紧密关联。”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刘达说,人工智能在电影产业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高准确度和精确度,使电影越来越“逼近真实”。
“大模型的成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已形成了原始生产力,并在概念、造型等原型设计领域具备了取代初级电影策划的能力。”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副总经理马平认为,人工智能将大量节约技能、技法培训的时间和资源,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需要突出高水平设计和审美能力并具备人机交互的技能。
刘达说,中国电影科技的传统基础设施和虚拟基础设施建设已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但在芯片、数字成像器件等核心硬件以及电影制作的工具软件上仍面临不少“卡脖子”的难题。补足短板,既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引领科技攻关,也需要电影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创新,尤其需要提升共性技术定制的精准性,优化共性技术的应用效率。
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从平时作业到实习,再到毕业创作,学生们都在主动采用新兴的工具。”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兼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军说,随着智能化和IT化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更新周期也在加快,电影人要保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加快自我更新的节奏。
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委会副会长庄严认为,当前影视技术人才供给结构尚不完善。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缺少基础岗位的历练,因而对行业理解不够;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短期培养的人才综合素养又有欠缺,长期来看发展空间有限。完善影视技术人才供给结构,需要切实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培养既有较高历史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备丰富实训经验的人才。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刘藩认为,影视公司“人才荒”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根源,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业界用人标准之间的“断裂”。走深走实产教融合,既需要将影视业界人士引入高校课堂,也需要组织高校学生到产业一线接受实训,通过“接地气”的知识培养和项目锻炼,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适应电影产业的人才需求。
重视创新,改善技术应用环境
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刘谦说,我国的电影产业一直存在分工不够完善和明确的问题,比如一些知名电影奖没有设置技术类奖项,甚至业内人士对视效技术工作也知之甚少,影视技术行业的认可度亟须提高。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高级工程师刘晓春认为,业内重视不够与游戏产业的高薪资导致影视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不够、流失情况严重。电影行业应为技术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将制片预算更多向幕后人员倾斜以保障其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并通过长期打磨培养出一批影视技术专家。
“影视行业不能追求短期效益。”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数字制作工委会副会长谢宁呼吁,加大对电脑图形艺术的扶持力度,促进影视科技和影视行业发展行稳致远。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